近日北京配资网,美国宣布对台湾地区征收20%“对等关税”,高于日本和韩国的15%,岛内舆论哗然。这一消息不仅让台湾企业界忧心忡忡,更引发岛内强烈质疑赖清德当局对美谈判策略。
据台当局财政部门7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6月,台湾地区对美国出口达172.73亿美元,占总出口比重32.4%;而今年1—6月累计对美出口更高达789.03亿美元,占总出口比重27.9%。如此庞大的贸易往来,如今高关税风暴来袭,台湾经济将遭重大冲击。
台湾媒体人郑师诚昨日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毫不客气地指出,20%只是“表面关税”,真实的代价远比台湾民众看到的更加惨重。他直言不讳地说,赖清德当局根本没有在认真谈判,而是在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“跪安外交”。在他看来,台湾地区已经完全失去了与美国对话谈判的能力和筹码,只能被动接受特朗普政府的各种苛刻条件。
“表面文章”掩盖无能郑师诚指出,20%的关税只是冰山一角,加上新台币被迫升值约12%,实际负担已接近32%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赖清德声称的“暂时性关税”根本没有明确时间表,对岛内中小企业而言无异于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。
漫画:邱宏峰
他痛斥这种模糊的表态完全是在愚弄民众。他分析道,“暂时”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陷阱,它可以是三个月、六个月、九个月,也可以是一年甚至两年。对于需要精确成本计算的台湾制造业企业来说,这种不确定性是致命的。
更让郑师诚愤怒的是,台湾地区企业还要面对来自日韩的激烈竞争。日本和韩国都获得了15%的优惠关税,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产品竞争中,台湾企业要承担额外5%的成本劣势。对于利润微薄的制造业来说,这5%的差距足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。许多岛内中小企业主已经开始担心,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,他们将被迫关闭工厂或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区。
郑师诚怒斥台湾在这场所谓的“谈判”中完全没有筹码。他直言,台湾原本拥有两张最有价值的“王牌”:一张是台积电这样的高科技产业,另一张是与大陆的密切关系。然而如今,台积电已在美国压力下将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和产能转移到美国,实际上成了“美积电”;而民进党挑拨、破坏两岸关系,完全失去了可以借力的空间。台湾地区完全是单方面的妥协和退让,没有了与美国对话谈判的能力和筹码。
不敢公开“机密条款”郑师诚透露,20%的关税只是台湾民众能够看到的部分,真正的让步和代价都被列为“机密”,民进党当局不敢向外界公布。他质疑道,为什么日本和韩国的谈判内容都能公开透明,偏偏台湾地区有这么多不能说的“机密”?
郑师诚分析,这些所谓的“机密”实际上是更大规模的让步和妥协。首先是被迫大量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,这将对台湾地区的农业和制造业造成严重冲击。美国的农产品价格虽然便宜,但大量进口将挤压岛内农民的生存空间,工业产品的进口更是直接威胁到台湾地区制造业的市场份额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台湾地区还可能承诺对美国进行巨额投资。根据传言,这个投资金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,约等于台当局四年的“总预算”12万亿元新台币。如果将这个数字平摊到台湾2300万人口,相当于每个人要承担超过13000美元、折合约40万元新台币的负担。这对于普通台湾民众来说,是一个沉重得难以承受的负担。
对比民进党一方面声称要普发现金1万元给民众都声称台湾财政困难没有钱,另一方面却在对美投资和军购上毫不手软,动辄就是数千亿的支出。这种“对外大方,对内抠门”的做法,完全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虚伪面孔和错误的优先级设定。
郑师诚指出,赖清德之所以不敢公布这些“机密条款”,主要是担心影响即将到来的8月23日罢免投票。民进党深知,如果让岛内民众了解到谈判的真实代价,必将引发更大规模的民怨和政治反弹。
“屈辱跪安”害惨台湾郑师诚分析说,造成这种悲惨局面的根本原因,是民进党当局长期奉行“逢中必反”政策的必然结果。赖清德当局完全破坏了两岸关系,让台湾地区失去了最重要的战略平衡能力,完全依附于美国,特朗普正是看准了这一点,才敢对台湾“予取予求”。
他指出,台湾地区与美国根本不是在进行“平等谈判”,而是在进行“屈辱跪安”,去美国华盛顿实际上是去祈求美国“不要太过分”,希望能够保住赖清德和民进党的政权,这种姿态完全失去了尊严和底线。
他分析,特朗普作为“商人出身”的政治人物,深谙商业谈判的各种手段和技巧。美国清楚地知道台湾地区的弱点和需求,因此能够精准地施加压力,从台湾地区榨取最大的利益。更重要的是,特朗普充分利用了台湾地区对美国的依赖心理,自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,为所欲为提出各种苛刻条件。
郑师诚批评民进党当局心中根本没有台湾民众,只有选票和政权。平时对民众的死活漠不关心,只有在选举时才会想起民众的存在。但现在台湾民众已经开始觉醒,不再轻易被民进党的短视、喊出的空洞口号所欺骗。台湾经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,20%的“表面关税”只是冰山一角,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系列更为深远的经济和政治代价。
海峡导报记者 程婷婷北京配资网
天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